道教铜雕在隋代的恢复与发展
道教在隋代也因为受统洽者的重视而恢复和发展了起来。据《隋书·来和传》记载:杨坚在周宣帝时,道土张宾、焦子顺、董子华曾私下对他说:“公当为天子(皇帝),善自为之。”周静帝时,益州总管王谦反对杨坚专权,发动叛乱,杨坚曾在内殿设置黄箓道场,乞求道教诸神保佑。取代周朝之后,隋文帝即用道教之神元始天尊“开皇”,作为隋朝开国的年号。焦子顺因为有功,被文帝封为“天师”,文帝经常向他咨询军国大事,并为他在皇宫侧,建造五通观,以减轻他出入宫廷的疲劳。
隋文帝统治时期道教道观的盛况
在隋文帝统治时期,随着道教的恢复和发展,道观也就日益增多。仅在长安城内就有10所道观,在京畿地区,共有36所,所住道士共计2000余人。文帝特地下令亳州剌史在太上老君(老子)的故里建造宫宇,并命大臣撰写颂词。他为道士吕师、孙昂修建道观,又按道教传说中蓬菜、方丈、瀛洲三神山,在洛阳西苑大湖中建造三座假山,以示他对道教的崇拜。在道观里,都塑有天尊及山海神像。文帝在开皇二十年(600)十二月的诏令中,称赞“佛法深妙,道教虚融”,都是大慈大悲,普度众生。因此,下诏“雕铸灵像,图写真形”,令全民瞻仰,用心诚敬。规定:敢有毁坏、偷盗佛像及天尊、山海神像者,以不道论罪;沙门、道士以恶逆论罪。
隋炀帝痴迷道教,利用道教夺权与巩固政权
隋炀帝为晋王及淮南道行台尚书令时,既利用佛教,也利用道教来谋夺太子位。为此,他曾邀著名道士徐则、王知远到扬州镇所,请受道法”,执弟子礼。即位后,为王知远建玉清玄坛。又令嵩山道土潘涎给他炼金丹,以求长生。为求得诸神保佑,他大建道观,共24所,住道士1100人。道士因道术而被利用的很多。直到隋末农民大起义时,他还在河南二十四郡内访求有道术的道士,要求他们为他镇压农民军服务,可是毫无效果,甚至有些道土也起来反对他的暴政了。
隋代著名的道观与符箓
隋代著名的道观,在长安城内有五通观、元都观等。元都观本名通道观,原在长安旧城(今西安市西北)内,开皇二年(582)迁于崇业坊,改名。骊山观,在临潼城北骊山上。楼观,在憝厔县(今陕西周至县东)。嵩阳观,在中岳嵩山。关于隋代道观的建筑模式,史书没有记载下来,大抵略同于佛寺,规模较南北朝时更大。如嵩阳观,有华屋数百间,充当服役的童男童女各120人。还有洞府,或大或小。里面供奉的神像,主要有“三清”(玉清元始天尊、上清灵宝天尊、太清道德天尊)、“三洞”(洞真、洞玄、洞神教主),以及太上老君(老子)、太上丈人、天尊皇人、五方天帝及诸仙官。
道教入道者,初受《五千文箓》,次受《三洞箓》,又次受《洞玄箓》,后受《上清箓》。这些箓书,所记为诸天曹官属多少及其名字,中插诸符。文章诡怪,世人多不了解。受箓前必先洗澡、斋戒,然后手持一金环及布、币拜师;师父以箓授之,将金环折而为二,以为约。受等之后,每天学习修炼。经过一段时期,便炼金丹;有学识者,还著书立说。总之,隋代的道教,符箓仍较盛行。